
变压器局部放电信号的提取是成功进行变压器绝缘状态诊断的基础。目前,已有众多的变压器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投入运行,但监测效果都不太令人们满意。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对变压器内部的局部放电信号的传播特性认识较为粗略,现普遍将局放信号的传输路径看作是一纯的容性网络,对绕组及其变压器所连外联设备的影响没有作深入的研究。这样做一方面仅仅只能在一定的误差范围内测到局部放电的视在放电量,忽略了其中所包含的更丰富的信息;另一方面,由于绕组对局放原始信号的畸变作用,某些监测结果可能是错误的。因此,为了选择信号失真小、幅度强的在线监测频带、最佳的监测点,以便更有效地提取局放信号和更好的识别各种放电类型,有必要深入分析和研究局部放电信号在电力变压器中的传播特性。
由于变压器是绕组类设备,变压器内部的局部放电信号将经绕组向两端传播至监测装置,从而导致作为故障诊断基础信息的放电脉冲信号发生一定程度的畸变。在电力变压器中由绝缘缺陷产生的局部放电源可能位于绕组高压引线、绕组端部的绝缘屏、绕组对地绝缘、匝间绝缘或油中杂质。而局部放电又可能是气泡放电、尖端放电或沿面放电等多种类型。目前在变压器局部放电离线试验中,普遍采用以视在放电量的大小作为判断故障程度的标准。但视在放电量的大小与监测系统的频率响应以及放电点至测量点之间的传递函数等都有关系,因此单纯用视在放电量的大小来判断放电的危害程度是不够充分的。在实际工程中,人们不仅希望能从局部放电信号的强弱来判断变压器的整体绝缘劣化水平,还希望能从这些信号中获取更为详细的有关绝缘状况的信息,如故障类型、严重程度以及故障点位置等。对变压器内部局部放电进行检测时,通常只能从变压器外壳接地引下线、高中压套管末屏接地线、中性点接地线以及铁芯及夹件的接地引出线等有限的几个测量端获得信号。放电点在绕组中的出现具有很强的随机性,所测到的局部放电信号从放电源经过变压器绝缘介质、绕组到达外部的测量装置,必然受到绕组结构传播特性的多种影响,具体表现为造成信号幅值的衰减、波形的畸变、时延等现象,这些影响跟脉冲传播的距离和路径存在较强的关系,这就使得根据检测到的放电信号估算放电强度,进而判断故障类型、分析故障严重程度以及对故障进行定位发生困难。显然这一困难的解决完全依赖于对放电脉冲在绕组中传播规律的认识。另外从信号与系统的角度来看,变压器绕组及其在线监测设备可以看成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而监测到的信号就是该系统对局部放电电流脉冲的响应。变压器在实际的运行中要受到电磁、热、机械力等的作用,沿绕组长度的各处都有可能产生局部放电,同时,不同的局部放电类型会产生不同的激励信号,这使得分析局部放电信号的传播特性变得非常复杂。
因此,建立符合局部放电信号传播的变压器绕组模型,是对局部放电信号传播特性研究的关键。以往研究的变压器绕组局部放电的传播特性都是基于在真实变压器注入电流脉冲信号,用示波器观察信号监测端的波形来分析局部放电的特性一一诸如局部放电的探测、精确定位、视在放电量的大小等。由于变压器绕组结构的不同,要求能够了解变压器绕组中的哪些参数对绕组的频率特性有影响,通过真实变压器的局部放电试验是既困难又不经济的事。而通过仿真试验,建立符合局部放电信号传播的变压器绕组模型,对局部放电信号传播特性研究是既经济又有效的。因为现有的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在有些变电站运行十分良好,而在有些变电站运行很不理想。究其原因很多,一般认为由于脉冲电流传感器的频带是固定的,而电力变压器的绕组形式不尽相同,导致在有的变电站运行不错,而有的变电站则非常糟糕。这就要求我们清楚地了解局部放电信号在电力变压器内部是如何传输?如何通过变压器绕组进入我们的测试系统?变压器外联网络对局部放电信号传播的影响又是如何?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和传感器的带宽又是怎么确定的?所以,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局部放电信号在大型电力变压器及其外联网络中的传播特性进行仿真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实用意义。另外,局部放电所激发的电磁波在变压器中的传播是机理如何?这直接影响超高频(UHF)局部放电检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